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

聯合報 學測衝刺系列

聯合報開始有學測衝刺系列了 可以看看

學測衝刺(一)/國文詳讀選文 練習賞析文章

2014-12-23 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

離學測考試只剩5周,國文老師建議,考前一定要再詳讀30篇選文及論語、孟子,並做過歷年考古題,練習理解、賞析文章的能力;作文字體要力求端正、順暢,最好能展現文采,適時引用典故或佳句,但切勿太老套或牽強,以免適得其反。


學測國文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,選擇題內容包括字音、字形、字義,還有文意理解、國學概要及作家思想等;非選第一部分有兩題文章理解或分析的短文寫作,第二部分則為引導式寫作。

師大附中國文老師林麗雲表示,國文不論選擇題和非選題,主要都是考學生閱讀理解及文章賞析的能力,至於字形、字音、字義頂多一題,只要注意平常容易念錯或寫錯的字即可,可多看歷屆考題。

林麗雲說,考生如還有時間,可讀一些課外讀物,例如出版社針對高三生出版的文學欣賞讀物,內容涵蓋古典與現代文學,否則至少要熟讀課本,尤其各版本都有的30篇選文,文化基本教材則要讀論語和孟子。
複習時如何事半功倍?林麗雲建議,學生讀完文章後,一要好好思考,要能歸納文章的內容、作者的手法和觀點,並進一步詮釋、分析和評論,非選前兩題考的就是文章的理解、分析,寫作文也要有自己的觀點。
了解考試題型很重要,林麗雲建議考生,可將近幾年考古題做一遍,不會的一定要弄懂。
至於國文非選的答題技巧,曾擔任過多次學測國文閱卷召集人的逢甲中文系退休教授謝海平說,考生首先要看清題目,掌握題旨,不少考生答非所問,寫再多也沒用;他也建議答題時一開始就要破題寫出答案,不要最後才寫,避免閱卷老師沒看到。
謝海平表示,現在老師都線上閱卷,考生的字體不一定要漂亮,但要端正,且字體不要太小,免得閱卷老師看不清楚,考生較吃虧。他也建議,如沒有限制字數,字數不能太少,多寫比少寫好。
引導寫作要如何得高分?謝海平說,文采及文字順暢很重要,可適時引用成語、典故及好的句子,但引用內容太老套,例如課本上出現的蘇東坡或陶淵明等,或讓改卷老師覺得考生套用公式,分數不會高,最好能引用自己常看的一、兩本課外書,尤其平常少被引用者,反而吸引閱卷老師注意,能夠勝出。


學測衝刺(二)╱拚英文背單字 勤閱讀抓時事

2014-12-25 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智華

高中老師和補教老師都建議,英文科最後衝刺至少要熟背4500個基本字彙,每天都要大量閱讀英文文章,並持續練習翻譯及寫作。今年如食安問題、伊波拉病毒及恐怖攻擊等熱門時事也要注意。

學測英文分成選擇題與非選擇題,選擇題包括詞彙、綜合測驗、文意選填及閱讀測驗,非選擇題包括中譯英與作文。
台北市松山高中老師許亞君指出,英文考的是閱讀能力,要天天大量閱讀;除課本1到5冊,還可加上報紙和雜誌,並復習模擬考卷,1天至少要讀兩、三篇。
許亞君和補教老師齊斌都指出,懂的單字愈多答題愈精準,衝刺首要複習單字,4500個基本單字一定要熟背,齊斌建議最好能背到6千個字彙,但不只要會拼字、讀,還要懂得如何使用,應該連例句一起複習,好的句子抄下來,作文和翻譯可以使用。
文法方面,齊斌指出,動詞時態、關係代名詞(who,which,that)、關係副詞(where, when)、不定詞(to +V)與動名詞(Ving),及「so...that...」(如此……以致)等都要複習,最好把近5年考古題再做一遍,了解出題方向。
閱讀方面,齊斌表示,學測閱讀文章約3、4篇,涵蓋範圍很廣文章很長,但考的是考生運用語言的能力。有的字不懂,可從上下文推測,重點常出現在第一段和最後一段。
英文考試100分鐘,許亞君強調一定掌握答題時間。選擇題花50分鐘,翻譯和作文花30分鐘,剩下時間檢查。許亞君和齊斌也建議考前經常限時練習寫作文,保持手感。許亞君說,考生不需要用到艱澀的單字或文法,用學過的單字、句型和文法表達清楚即可,力求簡單、清楚、無誤。
齊斌說,學測作文常考看圖說故事或引導式作文,通常分成兩段,至少寫120字,主題明確,馬上破題切入,言之有物。
(系列二)


學測衝刺(三)╱數學熟基本觀念 不怕變化題型

2014-12-26 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秀姿
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926/602938-%E5%AD%B8%E6%B8%AC%E8%A1%9D%E5%88%BA%EF%BC%88%E4%B8%89%EF%BC%89%E2%95%B1%E6%95%B8%E5%AD%B8%E7%86%9F%E5%9F%BA%E6%9C%AC%E8%A7%80%E5%BF%B5-%E4%B8%8D%E6%80%95%E8%AE%8A%E5%8C%96%E9%A1%8C%E5%9E%8B

上屆學測數學科均標上升,外界認為考得太簡單,但是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都提醒,考題簡單仍有人考不好,原因是不熟悉課本的基本觀念,導致數學題型一變化就解不出來。而升上大學仍會使用到的數學,比如線性規畫、貝氏機率、矩陣等,都是出題老師最愛。
台北市建國中學數學老師尤貴弘說,學測出題分布平均,一到四冊都會考,重要單元包括多項式、指數與對數、三角函數與向量,考生必須熟練每個單元外,跨單元的變化題型也要注意。
尤貴弘說,考生要留意的是第四冊的二次曲線,上屆學測沒考,因此這次出題機率高。99課綱的新觀念都要注意,比如函數的凹凸性。他建議,學測出題都是從簡單到困難,要注意分配作答時間。
補教老師許可針對一到四冊單元分析,他認為,除了多項式、指對數外,第一冊的插值多項式是99課綱才有,「只要是新課綱的概念都容易出題。」
第二冊的重點是機率、統計。許可說,統計是學測的超級大重點,要弄懂信心水準和信賴區間,而且貝氏機率的運用很重要,大學醫學院仍會用到,考生不能只懂解題,更要理解貝氏機率的觀念。
他說,第三冊三角函數一定會考,還有線性規畫以及線性組合。線性規畫在大學商學院還會用到,因此學測出題率高;而線性組合是新教材重點,也是出題老師最愛。第四冊的關鍵字是「平面」、「直線」,計算出距離、交點和夾角。
許可說,課本的基本觀念很重要,考生練習考古題時要結合課本一起看,「從考題來思考出題者究竟是考什麼觀念。」許可說,今年比較少跟數學有關的時事題,但可以注意運用在地震等自然現象,或是銀行借款、存款等運用。(系列三)



學測衝刺(四)/聚焦時事 注意太陽花、伊斯蘭國

2014-12-27 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秀姿



學測倒數計時,歷史科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判斷,今年台灣海內外紛擾多變,時事題恐怕會紛紛出籠,從國內的太陽花學運、柯P效應,到國外的美警殺黑人、伊斯蘭國、伊波拉病毒蔓延等,都有可能入題。
資深歷史科補教老師鄒臥龍說,今年是使用101課綱的首次學測,新教材出題有三大重點,包括中國史,其中中共建國史分量增加,也變得比過去複雜,考生要多準備;世界史部分,15世紀史以前的歷史在教科書中被濃縮簡化,但不表示不會考,要讀熟;最後,新教材也著重基督教、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傳播,尤其伊斯蘭教的分量增加,考生也要留意。
鄒臥龍研判,今年時事題恐會出不少,7月指考已經考了茉莉花革命,考生要注意資訊傳播題,包括台灣三月太陽花運動、柯P選戰等;伊波拉病毒蔓延,則可以和世界史的黑死病連結。
鄒臥龍表示,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去世後,黑人民權問題一直很熱,尤其美國屢次發生警察殺黑人事件,可以和世界史的黑奴問題、美國南北戰爭、1960年馬丁路德爭取黑人民權等連結,具有題組的分量。
鄒臥龍說,克里米亞地區是重點題,這區的關鍵字包括烏克蘭、俄國、馬航等,尤其烏克蘭的歷史、地理位置以及和周邊國家的關係,都可能入題。
除了新教材與時事題,考生備考重點仍應回歸四冊課本重點。桃園縣立壽山高中歷史科老師王偲宇分析,台灣史、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出題比例約為1:1.5:1.5,台灣史出題著重日治時期,會考5題左右,其中「皇民化」在九合一選舉熱炒,考生要注意;另外國民黨來台後的經濟發展也可能考1、2題
王偲宇說,中國史部分,史料題最讓考生頭痛,各朝代的觀念要讀通,1840年以後反而好準備,只要搞清楚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,「有念就有分。」
世界史部分,王偲宇說,前半段有數十個文明區歷史,學生要能綜合理解,每個文明區都有不同宗教思想、文化等;後半段15世紀以後則著重大事件,如文藝復興、啟蒙運動,或是各種「主義」興起,如自由主義、民主主義;19世紀就要注意各種「會議」,如維也納會議等,理解世界列強的崛起、發展與侵略;20世紀關鍵字是「戰爭」,包括兩次世界大戰、冷戰等。(系列四)

學測衝刺(五)/考時事 伊波拉、油價機率高

2014-12-28 聯合報 本報記者張錦弘

學測社會科的地理,只考24題,平均3章才考1題,高中及補教老師提醒考生,以往出題偏重前兩冊通論地理,課本標黑體字的重要名詞、理論要弄懂,勿鑽牛角尖,還要融會貫通,常會出跨章節的整合題;油價大跌、伊波拉病毒等熱門時事,也可能結合課本觀念入題。
北市萬芳高中地理老師廖振順指出,學測考前4冊,平均1冊只考6題,即平均每3章才考1題,所以不可能考得太瑣碎、考太細,往往跨章、跨冊出題。
補教老師陳逸則表示,學測命題偏重1、2冊通論地理,3、4冊的區域地理,尤其世界地理,出題比率不高,以103年學測為例,世界地理剛好亞、非、歐、美、大洋洲等各洲出1題;廖振順說,區域地理要熟讀各洲概論、氣候類型、重要河川流向、等溫線的分布等重點。
至於通論地理,廖振順提醒考生,第一冊要注意課本用黑體字標示的重要名詞定義,一字一句精準搞懂;第二冊人文地理則要注意「中地理論」、「邱念理論」、「韋伯工業區位理論」、「區位商數」、「巨集經濟」、「規模經濟」等重要理論的定義。
陳逸說,通論地理常搭配台灣的地形環境、氣候及地震、颱風、梅雨季發生的土石流等天災時事出題,921地震、88風災、國道三號近七堵路段大走山(藝人陳美鳳曾目睹)等都曾入題;老年化、少子化、男女比率等人口統計圖表也很常考。
廖振順指出,區域地理喜歡考圖表,若出現地圖,可用重要的經緯度判別方位,例如氣候類型的畫分,可用北緯30度、赤道、南緯30度判準;經度以格林威治為基準,則可記住東經30度開羅、70度孟買、121度台灣;西經75度是紐約、123度是舊金山。例如某一亞洲都市在東經100度,代表在孟買和台灣之間。
兩位老師都提醒考生,地理常結合課本概念考時事題,陳逸舉例,1970年代在剛果共和國(舊名薩伊)北部首度發現的伊波拉病毒,今年疫情又升溫,擴及到幾內亞、賴比瑞亞、獅子山等西非國家;廖振順則指出,和極地渦旋相關的題目,也很可能考;其他像油產過剩導致油價大跌的能源問題,也不能不知。(系列五)

學測衝刺(六)/公民拚時事 熟悉學運、食安

2014-12-28 聯合報 本報記者張錦弘

公民與社會是學測最常出時事題的科目。公民老師建議學生,考前一個月複習時務必結合時事與理論,像是太陽花及香港占中學運、清大學生陳為廷涉性騷擾、食安風暴、北捷鄭捷殺人案、新北市長朱立倫促修憲改內閣制、九合一選舉、中韓簽FTA等熱門新聞,都可能入題。
台南一中公民老師廖翠雰指出,學測社會科的公民與社會,每年出24題,以今年為例,單題考22題,另考1題組(2題);歷年來各冊大多平均出題,前4冊每冊考6題,且容易考跨冊或跨單元內容。
廖翠雰說,公民考題雖屬中間偏易,仍有相當鑑別度,且題幹較長,以提供足夠資訊來引導作答,考生應提高閱讀能力。
補教老師柯博文和廖翠雰都提醒考生,公民常考圖表題,考生平時要加強圖表歸納、解析能力,近3年來的考古題一定要做一遍,以熟悉題型。
廖翠雰指出,第一冊重點是性別平等、同志人權、及新住民等多元文化議題,要弄懂政府修民法開放「多元成家」的背景及意涵;阿基師帶熟女上摩鐵被偷拍可能考媒體識讀。柯博文則表示,台灣的太陽花及香港占中學運,可能考社會運動、公民社會的參與。
第二冊政治學,常考總統、內閣、雙首長制等政府體制及選舉制度。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時拋出修憲將雙首長制改內閣制的議題,很可能考。日本解散國會重新選舉、美國與古巴建交、行政院總辭、蘇格蘭獨立公投等時事也很重要。
剛選完的九合一選舉,柯博文提醒考生,要曉得有哪九種選舉,其中今年新設的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(如新北市烏來區)選區長、區民代表,不能不知。
第三冊道德與法律,刑法中的起訴、羈押及判決等流程,及民法婚姻、繼承篇,消保法、公平交易法、智財法等都是重點。廖翠雰說,鄭捷殺人案、台大畢業生當街刺殺死女友、男子防衛過當擊斃竊賊及太陽花學運涉及的法律問題,都要複習。
第四冊經濟學,柯博文說,出題重點包括供需法則、外部效果、機會成本、絕對利益與比較利益等概念。可能出的時事題包括在食安風暴中,因政府監督失靈,導致廠商製造的外部成本由消費者負擔。(系列六)

學測衝刺(七)/看報拚物理 抓牢食安議題

2014-12-29 聯合報 本報記者沈育如

距離學測只剩下1個多月,補教與高中的物理老師都提醒考生,這段期間應溫習概念與理解公式。物理考題也可能與時事結合,考生埋首課本、試題之外,也應該關心新聞,例如餿水油、食安問題等,都可能與化學、生物結合出題。
台北市和平高中物理老師郭鴻典指出,高一物理出題重點包括電磁學、電磁感應、光學、聲波、水波、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等;高二的牛頓三大運動定律、萬有引力定律、守恆定律概念和公式都很重要。
郭鴻典指出,自然科物理約出17題,其中約5題計算題,範圍來自高一、高二。高一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、核能,高二的力學都是出題重點。郭鴻典提醒,物理公式不難,但平常要多練習,更要注意單位換算,例如公斤與公克,一不小心就容易失分。
補教老師張鎮麟也提醒考生,採用99課綱的物理,考題會比之前難,尤其基礎物理(一)新增強力、弱力、夸克、四大基本交互作用、干涉、繞射、二象性、克卜勒效應、宇宙的起源等,考古題較少,建議考生選一本適用的參考書來衝刺。
張鎮麟建議考生上大考中心網站(http://www.ceec.edu.tw/)下載研發試題來練習。先熟悉出題文字和語氣,加強自己容易犯錯的地方,不懂的趕緊問老師與同學。
物理考題常融入時事,張鎮麟說,今年最熱門餿水油、食安問題都可能是重點,建議考生平常要看報,尤其社會、生活、環境與科學報導,或是科學雜誌、電視Discovery或國家地理頻道。
學測常考圖表資料題,張鎮麟說,解題要注意座標、數據單位,再由題目選項中分析要考什麼概念,例如正比、反比,極大、極小值等,可能是考速度、加速度的變化曲線。(系列七)


學測衝刺(八)/非法添加物熱門 搞懂分子結構

2014-12-31 聯合報 本報記者沈育如


圖/聯合報提供

分享
2014年熱門的食安問題,如黑心油、非法添加物等,都可能成為今年學測化學的熱門考題。高中與補教老師提醒考生,考前就了解它的分子結構、化學特性。
台北市成功高中化學老師盧文顥說,自然科常有時事入題,並結合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綜合出題,以2014年熱門的食安問題黑心油為例,與高二第二章的有機化合物相關,可能考油脂相關概念;談到美國開採頁岩油,則與高二第三章的化學與能源相關,甚至也可和地科合併出題。
補教老師黃群說,非法添加物很熱門,有可能出題,不需要把每一個非法添加物都背下來,但要注意它的分子結構特性,例如水溶性高低、酸鹼表現、溶沸點、結構體名稱等。化學考題往年通常都會附周期表,不過上次沒有附,提醒考生還是先背下來。
學測化學約出17題,考生該如何準備?高中與補教老師建議,考生一定要把課本觀念弄懂,尤其有些章節觀念相通,例如第一冊第二章,是第二冊第一章的基礎,第一冊第三及四章的化學反應,兩章節的題目可能合在一起出題。
盧文顥表示,計算題主要考觀念,較不偏重數字運算,如ppm換算、濃度計算(溶解度)、莫耳數、熱量計算等都常出題。
黃群說,學測計算題也是從選項選答案,建議考生如果答題時間不夠,可把數據用四捨五入簡化,如4.8692變成5,6930可以用7000,算出大概數字後,再從選項中找接近的數字。
盧文顥說,化學偶爾也會考實驗題,102年考1題,103年沒考,104年有可能出題;化學兩冊共8個實驗,多不複雜,第一冊溶解與結晶、第二冊化學電池比較難,需要花多一點心思了解。
黃群建議考生,考前最後關頭,可以透過做考古題,歸納大考中心常出的脈絡,做錯的題目也要趕快把觀念釐清。(系列八)

學測衝刺(九)/自然科搶分 搞懂伊波拉、登革熱

2015-01-01 聯合報 本報記者馮靖惠

學測自然科的生物是文、理組學生都想搶分的科目。生物科高中及補教老師提醒考生,考前多練習近3年的考古題,時事題部分,國際的伊波拉病毒、國內的登革熱都可能入題。
成功高中生物老師張春梅說,學測生物科的考試內容包括基礎生物上、下冊,常有閱讀測驗式的題組,也有涵蓋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和地球科學的綜合題。
張春梅指出,記憶性考題常考的重點包括細胞的化學組成、細胞的構造與功能、能量分子ATP、酵素、遺傳物質、減數分裂、人類的遺傳類型、生物的分類、生物多樣性(遺傳、物種和生態系3個層次)、演化(如抗藥性)等。
張春梅說,動、植物生理及生物與環境的關係,通常會以推理式考題來測驗,須熟悉動、植物體構造、功能與生態學的基本概念,才能準確掌握文意,做出正確判斷。
張春梅指出,時事題部分,國際性的伊波拉病毒、台灣南部的登革熱疫情(登革熱的病媒是斑蚊、病原體是病毒),以及名列2014年全球十大研究的中研院院士鍾正明的「鳥類與恐龍有共同祖先」的概念以及幹細胞研究,都是要注意的範圍。
補教老師李昕學說,細胞學容易考胞器功能、光合作用、呼吸作用的能量流動;遺傳學應注意「以家族遺傳的圖譜考性聯遺傳」和「多基因遺傳」的概念,也要多練習DNA含氮鹽基排序改為RNA或胺基酸排列的技巧。演化也是新課題,「物種祖徵」的觀念可能會考。
李昕學說,植物部分,要讀懂被子植物的雙重受精過程與各種植物荷爾蒙的功用。動物生理學範圍很廣,腎臟結構與功能、動物內分泌、呼吸、生殖可能會考。生態學應熟讀生物相與沼澤生態的特質。因毒油事件,汙染物進入人體造成的影響與脂肪酸結構都可能會考。
張春梅提醒,答題時務必耐心仔細看完題目,從課本基本概念去思考;推理題則要根據題幹提供的敘述和圖表數據合理推論。每個章節都要顧,多作題目釐清觀念。(系列九)

圖/聯合報提供

學測衝刺(十)/理解星際效應 地科融會貫通

2015-01-01 聯合報 本報記者馮靖惠

地科是考生自然科搶分重點。對文組而言,地科易掌握;對理組來說,地科是關鍵。高中地科老師表示,課本是考前最重要的複習重點,最好練習近3年考古題,強化跨章節整合概念,與時事連結的觀念也是考試重點,羅塞塔號探測彗星可能入題。

松山高中地科老師翁雪琴表示,學測考題靈活,考的是主題式的整合概念,複習時須注重章節間概念的連結,並懂得如何應用。建議學生把課本再確實複習過,並搭配近3年考古題練習,不需再背參考書和講義的重點,以免觀念太瑣碎、片斷。
成功高中地科老師謝莉芬說,考前要試著寫題目,一方面熟悉學測題型,二方面練手感,揣摩解題的氛圍。翁雪琴提醒學生寫閱讀題型時不用慌張,耐心把文字看完,閱讀過程中順手把重點圈起來,從題目裡面找答案。
謝莉芬說,往年的學測出題都相當平均,地質、地震、氣象、海洋、天文、環境變遷等每個領域都要複習到。火山、地震與地震波、地球內部的構造、板塊運動、水氣的飽和與垂直運動、颱風之性質,以及路徑與雨量的關係、恆星星光的性質、太陽視運動都是常考主題。
謝莉芬說,西北颱、共伴環流與引進西南氣流,則是颱風重要的考題。天文對多數學生而言,是較困難的部分,須花時間好好理解日地月的關係以及周日運動。
時事題部分,謝莉芬提到,去年2月台北士林區的地震原因究竟是火山活動或斷層影響、高雄氣爆的地表震動訊號可用地震波觀測、海洋觀測的技術協助墜機事件的打撈、不同天氣系統的衛星雲圖判讀,都是可能考題。另去年的颱風較少、暖冬、聖嬰現象和最近的空氣汙染嚴重,則是可能考的環境議題。
翁雪琴說,農曆甲午馬年是兩頭春,曆法的來龍去脈、置閏的概念都要注意。全球暖化有時會以閱讀題型出題,例如哪些區域是極端氣候,進而引發暴風雪、乾旱、水災。
內湖高中地科老師蔣嘉得說,電影「星際效應」很紅,宇宙結構的大小和天體的遠近可能入題。(系列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卡茲咔次 這裡是指考學測統測訊息加油站
很高興尼的到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