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合報開始有學測衝刺系列了 可以看看
學測衝刺(一)/國文詳讀選文 練習賞析文章
2014-12-23 聯合報 記者陳智華
離學測考試只剩5周,國文老師建議,考前一定要再詳讀30篇選文及論語、孟子,並做過歷年考古題,練習理解、賞析文章的能力;作文字體要力求端正、順暢,最好能展現文采,適時引用典故或佳句,但切勿太老套或牽強,以免適得其反。
學測國文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,選擇題內容包括字音、字形、字義,還有文意理解、國學概要及作家思想等;非選第一部分有兩題文章理解或分析的短文寫作,第二部分則為引導式寫作。
師大附中國文老師林麗雲表示,國文不論選擇題和非選題,主要都是考學生閱讀理解及文章賞析的能力,至於字形、字音、字義頂多一題,只要注意平常容易念錯或寫錯的字即可,可多看歷屆考題。
林麗雲說,考生如還有時間,可讀一些課外讀物,例如出版社針對高三生出版的文學欣賞讀物,內容涵蓋古典與現代文學,否則至少要熟讀課本,尤其各版本都有的30篇選文,文化基本教材則要讀論語和孟子。
複習時如何事半功倍?林麗雲建議,學生讀完文章後,一要好好思考,要能歸納文章的內容、作者的手法和觀點,並進一步詮釋、分析和評論,非選前兩題考的就是文章的理解、分析,寫作文也要有自己的觀點。
了解考試題型很重要,林麗雲建議考生,可將近幾年考古題做一遍,不會的一定要弄懂。
至於國文非選的答題技巧,曾擔任過多次學測國文閱卷召集人的逢甲中文系退休教授謝海平說,考生首先要看清題目,掌握題旨,不少考生答非所問,寫再多也沒用;他也建議答題時一開始就要破題寫出答案,不要最後才寫,避免閱卷老師沒看到。
謝海平表示,現在老師都線上閱卷,考生的字體不一定要漂亮,但要端正,且字體不要太小,免得閱卷老師看不清楚,考生較吃虧。他也建議,如沒有限制字數,字數不能太少,多寫比少寫好。
引導寫作要如何得高分?謝海平說,文采及文字順暢很重要,可適時引用成語、典故及好的句子,但引用內容太老套,例如課本上出現的蘇東坡或陶淵明等,或讓改卷老師覺得考生套用公式,分數不會高,最好能引用自己常看的一、兩本課外書,尤其平常少被引用者,反而吸引閱卷老師注意,能夠勝出。
學測衝刺(二)╱拚英文背單字 勤閱讀抓時事
2014-12-25 聯合報 本報記者陳智華
高中老師和補教老師都建議,英文科最後衝刺至少要熟背4500個基本字彙,每天都要大量閱讀英文文章,並持續練習翻譯及寫作。今年如食安問題、伊波拉病毒及恐怖攻擊等熱門時事也要注意。
學測英文分成選擇題與非選擇題,選擇題包括詞彙、綜合測驗、文意選填及閱讀測驗,非選擇題包括中譯英與作文。
台北市松山高中老師許亞君指出,英文考的是閱讀能力,要天天大量閱讀;除課本1到5冊,還可加上報紙和雜誌,並復習模擬考卷,1天至少要讀兩、三篇。
許亞君和補教老師齊斌都指出,懂的單字愈多答題愈精準,衝刺首要複習單字,4500個基本單字一定要熟背,齊斌建議最好能背到6千個字彙,但不只要會拼字、讀,還要懂得如何使用,應該連例句一起複習,好的句子抄下來,作文和翻譯可以使用。
文法方面,齊斌指出,動詞時態、關係代名詞(who,which,that)、關係副詞(where, when)、不定詞(to +V)與動名詞(Ving),及「so...that...」(如此……以致)等都要複習,最好把近5年考古題再做一遍,了解出題方向。
閱讀方面,齊斌表示,學測閱讀文章約3、4篇,涵蓋範圍很廣文章很長,但考的是考生運用語言的能力。有的字不懂,可從上下文推測,重點常出現在第一段和最後一段。
英文考試100分鐘,許亞君強調一定掌握答題時間。選擇題花50分鐘,翻譯和作文花30分鐘,剩下時間檢查。許亞君和齊斌也建議考前經常限時練習寫作文,保持手感。許亞君說,考生不需要用到艱澀的單字或文法,用學過的單字、句型和文法表達清楚即可,力求簡單、清楚、無誤。
齊斌說,學測作文常考看圖說故事或引導式作文,通常分成兩段,至少寫120字,主題明確,馬上破題切入,言之有物。
(系列二)
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926/602938-%E5%AD%B8%E6%B8%AC%E8%A1%9D%E5%88%BA%EF%BC%88%E4%B8%89%EF%BC%89%E2%95%B1%E6%95%B8%E5%AD%B8%E7%86%9F%E5%9F%BA%E6%9C%AC%E8%A7%80%E5%BF%B5-%E4%B8%8D%E6%80%95%E8%AE%8A%E5%8C%96%E9%A1%8C%E5%9E%8B
上屆學測數學科均標上升,外界認為考得太簡單,但是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都提醒,考題簡單仍有人考不好,原因是不熟悉課本的基本觀念,導致數學題型一變化就解不出來。而升上大學仍會使用到的數學,比如線性規畫、貝氏機率、矩陣等,都是出題老師最愛。
學測衝刺(三)╱數學熟基本觀念 不怕變化題型
2014-12-26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秀姿
上屆學測數學科均標上升,外界認為考得太簡單,但是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都提醒,考題簡單仍有人考不好,原因是不熟悉課本的基本觀念,導致數學題型一變化就解不出來。而升上大學仍會使用到的數學,比如線性規畫、貝氏機率、矩陣等,都是出題老師最愛。
台北市建國中學數學老師尤貴弘說,學測出題分布平均,一到四冊都會考,重要單元包括多項式、指數與對數、三角函數與向量,考生必須熟練每個單元外,跨單元的變化題型也要注意。
尤貴弘說,考生要留意的是第四冊的二次曲線,上屆學測沒考,因此這次出題機率高。99課綱的新觀念都要注意,比如函數的凹凸性。他建議,學測出題都是從簡單到困難,要注意分配作答時間。
補教老師許可針對一到四冊單元分析,他認為,除了多項式、指對數外,第一冊的插值多項式是99課綱才有,「只要是新課綱的概念都容易出題。」
第二冊的重點是機率、統計。許可說,統計是學測的超級大重點,要弄懂信心水準和信賴區間,而且貝氏機率的運用很重要,大學醫學院仍會用到,考生不能只懂解題,更要理解貝氏機率的觀念。
他說,第三冊三角函數一定會考,還有線性規畫以及線性組合。線性規畫在大學商學院還會用到,因此學測出題率高;而線性組合是新教材重點,也是出題老師最愛。第四冊的關鍵字是「平面」、「直線」,計算出距離、交點和夾角。
許可說,課本的基本觀念很重要,考生練習考古題時要結合課本一起看,「從考題來思考出題者究竟是考什麼觀念。」許可說,今年比較少跟數學有關的時事題,但可以注意運用在地震等自然現象,或是銀行借款、存款等運用。(系列三)
學測倒數計時,歷史科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判斷,今年台灣海內外紛擾多變,時事題恐怕會紛紛出籠,從國內的太陽花學運、柯P效應,到國外的美警殺黑人、伊斯蘭國、伊波拉病毒蔓延等,都有可能入題。
學測衝刺(四)/聚焦時事 注意太陽花、伊斯蘭國
2014-12-27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秀姿
資深歷史科補教老師鄒臥龍說,今年是使用101課綱的首次學測,新教材出題有三大重點,包括中國史,其中中共建國史分量增加,也變得比過去複雜,考生要多準備;世界史部分,15世紀史以前的歷史在教科書中被濃縮簡化,但不表示不會考,要讀熟;最後,新教材也著重基督教、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傳播,尤其伊斯蘭教的分量增加,考生也要留意。
鄒臥龍研判,今年時事題恐會出不少,7月指考已經考了茉莉花革命,考生要注意資訊傳播題,包括台灣三月太陽花運動、柯P選戰等;伊波拉病毒蔓延,則可以和世界史的黑死病連結。
鄒臥龍表示,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去世後,黑人民權問題一直很熱,尤其美國屢次發生警察殺黑人事件,可以和世界史的黑奴問題、美國南北戰爭、1960年馬丁路德爭取黑人民權等連結,具有題組的分量。
鄒臥龍說,克里米亞地區是重點題,這區的關鍵字包括烏克蘭、俄國、馬航等,尤其烏克蘭的歷史、地理位置以及和周邊國家的關係,都可能入題。
除了新教材與時事題,考生備考重點仍應回歸四冊課本重點。桃園縣立壽山高中歷史科老師王偲宇分析,台灣史、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出題比例約為1:1.5:1.5,台灣史出題著重日治時期,會考5題左右,其中「皇民化」在九合一選舉熱炒,考生要注意;另外國民黨來台後的經濟發展也可能考1、2題
王偲宇說,中國史部分,史料題最讓考生頭痛,各朝代的觀念要讀通,1840年以後反而好準備,只要搞清楚歷史事件的先後順序,「有念就有分。」
世界史部分,王偲宇說,前半段有數十個文明區歷史,學生要能綜合理解,每個文明區都有不同宗教思想、文化等;後半段15世紀以後則著重大事件,如文藝復興、啟蒙運動,或是各種「主義」興起,如自由主義、民主主義;19世紀就要注意各種「會議」,如維也納會議等,理解世界列強的崛起、發展與侵略;20世紀關鍵字是「戰爭」,包括兩次世界大戰、冷戰等。(系列四)